活在疫情蔓延時,企業主如何用防疫險分散風險、超前部署? [2021/6/13]
 疫情,正衝擊台灣各行各業。

 

去年,台灣是疫外桃花源,工廠製造平順、服務業經營穩定,但台灣之外,全球經濟實則被新冠疫情嚴重衝擊,去年標普智匯報告就顯示,美國企業破產數創下10 年新高,證明疫情擴散和防疫限制,對美國經濟造成嚴重損害。

 

去年申請破產的美企,多集中在零售、能源和製造業,因疫情影響、員工染疫、政府下令封鎖等防疫措施,許多公司經營被迫暫停,公司面臨困境。

 

如今,台灣企業也正經歷疫情的十字路口。

 

台連鎖服務業75%停業、科技廠移工逾100人確診

 

據媒體報導,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近日發布報告,顯示全台124家連鎖總部的3062家門市中,已有2292家幾乎停業或完全停業,佔比高達75%左右。

 

中經院所公布的5月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,更顯示台灣5月服務業景氣終結連11個月擴張榮景、陷入緊縮,讓政府特別為此提出紓困方案,希望幫助企業度過疫情難關。

 

疫情困境不僅服務業!台灣引以為傲的電子、科技業,也危機四伏。

 

半導體封測廠京元電子因移工確診,停工二天、徹底消毒,並在6月7日起降載復工,但已確定將衝擊6月營收30%-35%幅度。

 

因移工群聚及住宿問題,於此同時,另外兩家科技廠智邦、超豐也傳出疫情,截至目前,相關電子廠累計確診數已飆破百人,讓台灣重要科技廊帶「竹竹苗」陷入疫情恐慌、停工疑慮。

 

當疫情擴散、停工陰影和業績重挫問題浮上檯面,台灣企業主,究竟除加強防疫、申請紓困補助外,還有哪條路可以走?

 

答案,隱藏在保險規劃中。

 

企業防疫保單,轉嫁停業損失、拚永續經營

 

日前,多家保險公司因應疫情,推出以企業為投保主體的防疫保單,主要功能包括:以企業社會責任為出發的:為員工投保防疫險;以及為求永續經營、轉嫁停業損失的企業防疫保單。

 

統整目前市面上的企業防疫保單資訊,針對停工(業)損失所推出的防疫險,多數都以「附加條款」方式,將防疫概念附加於火災保險單上。

 

也就是說,原本已經有投保火災保險的公司行號,可快速加保,如「營業中斷定額補償費用附加條款(乙型)」、「日額型停業賠償保險附加條款」等防疫型保單。

 

但若過去未規劃火災保險的公司行號,要重頭開始購買上述停工損失補償的防疫保單,代價就會比較高。

 

投保思考關鍵一:自主停工、非自主停工,涉及理賠機率

 

只是,只要有買企業防疫保單,就能得到理賠嗎?恐怕未必。

 

原因是,若以「營業中斷定額補償費用附加條款(乙型)」這張防疫保單為例,它針對停工原因做出明確定義,且僅限於這些原因造成的停工損失,保險公司才會理賠,大致重點如下:

一、因追溯傳染源,投保的建築物直接遭受主管機關命令,全部或部分關閉;

二、企業受僱員工因相同原因,須依法進行居家隔離。

 

因此,倘若回過頭來看京元電子事件,若是公司已有投保該保單,但卻是自主決定停工二天消毒,就不符合此類型保單理賠要件;但若是因政府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責成醫福會進駐並要求關廠,或許有向保險公司爭取理賠空間。

 

針對員工確診或隔離部分,如果確診或隔離人數並不至於使生產線停擺或運作困難,但公司卻自主停工,並不是承保的事故;畢竟保險承保的事故,在客觀上需具備「不可預料」的特性為原則。

 

投保思考關鍵二:投保時,先約定每日停工損失補償金額

 

目前市面上的防疫保單有許多細項規定,每家保險公司考量各有不同,想投保的企業主,必須先看清楚保單條款再做決定,釐清哪種保單最符合需求、哪種保單最適合自己的業態、最可能面臨哪種狀況、以及停工停業是否就能申請到理賠。

 

畢竟,申請理賠兵貴神速,防疫險針對停工損失,都是採取定額補償做法。意即:在投保時,雙方就先約定好每日停工損失的補償金額,以省去理算實際損失的困擾。

 

不過要特別注意,這類定額給付保單,通常都會事先設定好停工一天理賠多少金額的各種不同標準,供投保者選擇。企業主需思考想投保的金額、每次停工補償日數、保險期間內最高累積補償金額,以及保險期間累積最高補償日數的上限等,投保前得考慮周全、徹底理解理賠限制。

 

投保思考關鍵三:疫情死灰復燃、復工又停工,影響自負額及理賠上限

 

產險的保單經常有自負額約定,以避免出現過度依賴保險、而疏於防範事故的情形。

因此,部分防疫保單也有自負額的設計,要特別留心,尤其在反覆發生被迫停業的狀況、例如在同一個保單期間內,疫情退去後又再起,生產線復工後又再度停工,會導致理賠時不僅自負額可能再扣一次,連理賠金額上限或將面臨下修(因為必須扣除前面已經賠掉的金額),除非公司行號在每次理賠後,就再加繳保費,才能讓保險金額恢復原狀。

 

台灣企業經營不易,台積電等科技半導體產業鏈蔚為世界冠軍、鼎泰豐等服務業也世界聞名,但更多的是中小企業的活力與拼勁。

 

當疫情大浪襲來,海嘯第一排已不僅限於某個產業,而是各行各業大企業、小公司老闆,都將面臨的新危機。

 

三個投保思考關鍵,當疫情日趨嚴峻,企業經營風險的轉嫁與管理,正是時候,也能「超前部署」的環節。